详细内容
黄本立、孙世刚院士荣获“福建省第四届杰出人民教师”

浏览数:279    更新时间:2016/03    

3月25日上午,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召开第四届杰出人民教师座谈会。在会上,公布“福建省第四届杰出人民教师”名单。 我院黄本立院士、孙世刚院士喜获此殊荣。同期获奖还有经济学院曾五一教授。

        据悉,“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是福建省授予人民教师的最高荣誉,专门表彰奖励改革开放以来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每三年评一次。本届每人直接奖励人民币30万元。         人物名片: 黄本立院士,1925年出生于香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原子光谱分析研究。早年创立了可测定的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被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AAS)装置和钽舟无焰AAS装置。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从事新光源ICP的应用及基础研究;对有机溶剂作用机理、各种进样技术、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技术和一些非传统氢化物发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器-氢化物发生器,并获专利;建立了多种环境样品分析方法;研究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法,改善了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曾任第25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等多个学会职务;《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和国内外十余种期刊的编委或顾问;主持或参与编著科技书籍十余种,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孙世刚 院士,物理化学家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6年获法国巴黎居里大学(物理科学专业)法国国家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催化、表界面过程、能源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规律,分子水平电催化反应机理,电极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调控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在纳米催化剂合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10年国际电化学Brian Conway奖章,2015年中法化学讲座奖。曾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副校长。